“玉米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的精神寄托”。这是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程相文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正是因为这份热爱,他从事玉米新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57载,谱写了育种事业的传奇。

程相文说:“这个成绩的取得不是我个人荣誉,而是我们科研团队的长期共同努力结果。”

当河南省鹤壁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程相文28号从新闻报道得知自己荣获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时,他还站在海南的试验田里。每年的这个时候,也是他工作最忙的时候。

程相文表示:“你搞其他研究可以失败了,白天晚上都可以,失败了再反复加工,反复研究,种地就一种一收,这一年就过了,一年就有一次。”

1963年大专毕业的程相文服从分配成为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一名农业技术员,负责种子实验。玉米是当地主要农作物之一,但当时亩产只有50公斤左右。

程相文回忆说:“那一年是浚县50年不遇的洪水,一说你是学农的,群众都围着我,你是学农的,你咋解决我们粮食吃不饱的问题?叫我们黄馍吃好就行了,我们都感到满足了。”

程相文(左二)在田间地头观察玉米生长情况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民有着深厚感情的程相文一辈子也忘不掉这个场景。就这样,一颗种子在他的心里扎根:一定要为老百姓选育高产的玉米良种。由于玉米是单交种,只有一代的杂交优势,用二代的种子,亩产就会减产30%左右。在北方,一年只能种一季玉米,程相文琢磨着,如果拿到海南岛,播种育种时间比在北方提前一年,这样农民年年都可以种上新繁育的玉米良种。于是,1964年,程相文主动请缨到海南岛加代繁育玉米种子。由于当时的交通条件落后,每次从河南到海南都要经历半个月的时间。

程相文回忆道:“(一般需要)十四到十五天,最快也要十二天,因为当时交通车辆很少。比如我从浚县上车,再到郑州,到郑州以后等两天,才能买去南方的车票,如果到湛江以后,从海安上海南,我们在湛江最少要住两天,有时候还住三天。”

一年后,程相文收获了自己的第一批玉米杂交种子。当地一位村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种下,欣喜的是,亩产达三四百公斤。村民说,小程带回的种子可真是“金豆子”!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钜桥镇邢庄村村民邢玉良当时说道:“当时老百姓都不相信,结果一实验呢,这种子原来是收100多斤,结果一种他带的种子,就收五六百斤,老百姓可高兴了。”

程相文给新品种玉米套袋

“育种是一件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不能只听汇报、只看数据。只有亲历亲为,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做好育种事业。”这是程相文从事育种工作给自己立下的铁律。为此,年过八旬的他仍坚持和大家一起套袋、采粉、授粉、记录,保持着每天下地的习惯。

程相文表示:“你只有下田间了,你才能去认识材料,去熟悉材料,你才能去利用材料。如果你对它不亲自看,不亲自实践,不了解,你培养的品种就不适合现在群众需要的新品种。”

程相文在田间观察玉米情况

五十多年来,程相文全身心扑在育种工作上,先后选育出39个玉米新品种,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的达14个。其中,“浚单18”和“浚单20”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国家重点示范推广玉米新品种和全国玉米优势产区主推品种。“浚单20”突破了高产、优质、抗逆有效结合的技术瓶颈,多次创造15亩、百亩和万亩连片夏玉米同面积高产纪录,种植面积一度达到全国第二,获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把时间都给了玉米的程相文,却总是在父母、妻子、女儿最需要他时,远在异乡,至今他已经有55个春节在海南试验田里度过。女儿程建新说,每到春节的时候,她们最期盼的就是能跟父亲一起团聚,但这个愿望总是很难实现。

程建新说:“小时候总想着俺爸该过年了,该回来了,结果他也没回来。俺姊妹三个总想着俺爸看见玉米比看见俺都亲,但是我也知道,他心里不是没有俺,而是没办法。”

“要让中国人的碗里装满中国粮食,中国粮食要用中国的种子。”这是程相文一生的奋斗目标。育种无止境,一茬茬玉米变黄了,小程也变成了老程,满头青丝如今已鬓发染霜,程相文始终坚信,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

程相文在实验室研究玉米种子

程相文说道:“一个人要是光想着荣誉啊、地位啊、待遇啊,那啥也干不成。我这个人就想一辈子给老百姓多培育些好玉米种,如果让我选择一千次、一万次,我还是选择育种这个工作。”

来源:鹤壁市广播电视台无限鹤壁客户端